中央空調冷水機溫度與壓力參數
1、蒸發壓力與蒸發溫度 在冷水機組運行中,蒸發溫度、蒸發壓力與冷水帶入蒸發器的熱量有密切關系。熱負荷大時,蒸發器冷水的回水溫度升高,引起蒸發器溫度升高,對應的蒸發壓力也升高。相反,當熱負荷減少時,冷水回水溫度降低,其蒸發溫度和蒸發壓力均降低。實際運行中空調房間的熱負荷減少時,冷水回水溫度降低,其蒸發溫度和蒸發壓力均攤降低。
根據我國JB/T3355—1998標準規定,冷水機組的額定的工況為冷凍水出水溫度7℃,冷卻水回水溫度30℃。其他相應的參數為冷凍水回水溫度12℃,冷卻水出水為35。
根據國家標準GB/T18403.1—2001,冷水機組的額定的工況為冷凍水進出水溫12℃/7℃,冷卻水進出水溫30℃/35℃。所以冷水機組在出廠時工況為冷凍水進出水溫12℃/7℃,冷卻水進出水溫30℃/35℃。
運行中,在滿足空調使用要求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提高冷水出水溫度。一般情況下,蒸發溫度較冷水出水溫度低2℃~4℃。蒸發溫度則常控制在3℃~5℃范圍內。過高的蒸發溫度往往難以達到所要求的空調效果,而過低的蒸發溫度,不但增加了機組的能量消耗,又容易造成蒸發管道凍裂。
2、冷凝壓力與冷凝溫度在冷水機組中,高壓表所指示的壓力稱作冷凝壓力,該壓力所對應的溫度稱為冷凝溫度。冷凝溫度的高低,在蒸發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對于機組功率消耗有決定意義。冷凝溫度升高功耗增大,此外,離心式制冷機組冷凝壓力升高會引起主機喘振。反之,冷凝溫度降低,功耗隨之降低。
因此,在冷水機組運行操作時,應注意保證冷卻水溫度、水量、水質等指標在合格范圍。空氣存在于冷凝器中時,冷凝溫度與冷卻水出口溫差增大,而冷卻水進、出口溫差反為減少,這時冷凝器的傳熱效果不好,冷凝器外器有燙手感。除此之外,冷凝器管子水側結垢和淤泥對熱量傳達的影響也起著相當的作用。
3、冷水的壓力和溫度空調用冷水機組一般是在標準工況所規定的冷水回水溫度12℃,供水溫度7℃,溫差5℃的條件下運行的。
蒸發器的冷水流量與供、回水溫差成反比,即冷水流量越大,溫差越小;反之,流量越小,溫差越大。所以,冷水機組工況規定冷水供回水溫差為5℃,這實際上是規定了機組的冷水流量。這種冷水流量的控制就表現為控制冷水通過蒸發器的太力降。
在標準工況下,蒸發器上冷水供回水壓降調定為0.5kgf/cm2。其壓降調定方法是調節冷泵出口閥門開度,和蒸發器供、回水閥門開度。
4、冷卻水的壓力和溫度冷水機組在標準工況下運行,其冷凝器回水溫度為30℃,出溫度為35℃。對于在運行的冷水機組,環境條件、負荷和制冷量都已成為定值。這時,冷凝熱負荷無疑也為定值。標準規定進、出水溫差為5℃,冷卻水流量必然也為一定值。而且該流量與進出水溫差成反比。所以,冷水機組在標準工況運行,只要規定冷卻水的進出水溫差就行了。這個流量通常用進、出冷凝器的冷卻水壓力降來控制。
在標準工況下,冷凝器出水壓降調定為0.75kgf/cm2左右。壓降調定方法同樣是采取調節冷卻水泵出口閥門開度和冷凝器進出水管閥開度。
為了降低冷水機組的功率消耗,應當盡可能降低冷凝器溫度。其可取措施有兩個方面:一是降低冷凝器的回水溫度,二是加大冷卻水量。
對于離心式冷水機組,冷凝壓力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喘振。離心式冷水機組遇到此種情況時,應注意冷凝壓力與蒸發壓力之差不可太小,應滿足防止發生喘振的要求,否則要發生喘振。在氣溫較低的秋季,運行往復式冷水機組比較有利,因為這時冷凝壓力較低,功率消耗大降低。
聲明:本文的內容、模板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聯系刪除。
- 冷水機:現代工業文明的降溫之手
- 高溫季紡織空調制冷失效,這些關鍵因素要警惕
- 工業空調分類全解析:核心分類與應用
- 江蘇晉成空調工程有限公司:為紡織工業送清涼,助力企業高效生產
- 冷庫常見故障與分析參考
- 紡織工業空調系統的核心組成與功能解析
- 從風冷到水冷:四大空調系統深度剖析
- 紡織工業空調的發展趨勢
-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 晉成空調為高考學子加油,十年磨劍今朝試,